9 月开学后,在广州某高校读大三的小咪(化名)发现,学校附近商业步行街★,多了许多流动小吃摊★★。
而喵哥原本有一个摊位在长沙四方坪夜市某个出入口,但从该入口进来的消费者,通常都还想再转转★、看看,而从这里出去的人,则已经在夜市消费过了,导致他的摊位看似人来人往,但实际上消费的顾客并不多★,处境颇为尴尬。
但这还没扣除成本。首先是摊车花费、改造★、广告、电烤炉、净化器等设备成本★★★,共计花了 8014 元。其次是摊位费、仓库费、房租★★、土豆费★、材料费★、水电费以及土豆饼学费,总计是 30867 元★。算下来总投入为 38881 元。
01 大学生、大厂 毕业生 ★★、创业失败者加入餐饮摆摊大军
值得注意的是,摆野摊也有 行规 ,好位置通常被老摊主 内定 ★★★。每个摊主都会自觉地摆放在自己的位置上★★★,如果新摊主不小心占了位置,就会被视为 不遵守规矩 。
餐饮通常被认为门槛较低的行业★,而摆摊干小餐饮,更被视为低成本★★、投资少、风险小的创业项目★★★,吸引了大批入局者★★。
Variety 曾跟风卖过两款网红单品,一款是云南网红小吃椰椰泡鲁达,颜值很高★,另一款是贵州小吃 冰浆 ,但都是半个月不到就黄了。
此外,摆摊还是一门 看天吃饭 的生意。遇到恶劣天气时★,收入通常都会大打折扣★,甚至直接归零。
除了流动小吃摊★★,还出现了不少营地和市集,能容纳数百个摊位。比如有着 长沙小吃 CBD 之称的扬帆夜市,就有五六百个小摊。
有一次小婷准备了两大桶绿豆沙,找了个公园十字路口的好位置。刚摆好摊,几个老摊主就围了上来,告诉她这个位置他们已摆了多年★★★。想摆的话要去排队。
摆摊看似门槛低、成本低★★★,选址灵活,时间自由★★★。但就像餐饮开店一样,从选品到选址★★,再到定价、营销其中的门道并不少★★★。
后来营地里其他摊主效仿★★★,以更低价销售相同产品,明着与小姚抢生意★★★。由于顾客忠诚度不高★,加上价格战,小姚的生意大打折扣。
小婷(化名)今年 5 月从大厂 毕业 ★★★,回了老家长沙★★★,看到家里的表姐、表弟摆摊生意不错,颇有些心动★★★。
以小辰卖的酸梅汤为例,售价仅 3 元 / 袋★★★,即使日销 50 袋★★,收入也仅有 150 元。不计前期准备,每天摆摊 6 小时,平均每小时收入仅 25 元★★,甚至比兼职收入还低★★★。
他摆摊卖了大半年的蚝蛋烧★,如今生意依然不错,尽管夜市里曾有几家摊主推出过相同的产品★★,甚至价格更低喵哥卖 20 元 6 个,其他摊主卖 18 元 6 个★★★,甚至 16 元 6 个,但这些摊位都没能坚持太久★★。
李建在扬帆夜市卖米饼已有五六年,如今每天营业额仅五六百,较两三年前下降了 2-3 成。扬帆夜市有十多年历史★★★,随着地摊经济火热,近两三年内摊位数翻了 3 倍,90% 以上是餐饮摊位,竞争激烈。
小姚也是摆摊创业的一员。大学毕业后,她断断续续工作了 3 年,后来找工作屡屡碰壁★,迫于生计,也加入了摆摊大军。如今她摆摊已经 2 年多了,目标很简单★★, 能养活自己★,每个月都有点余钱剩下就可以。
近两年★★★, 地摊风 愈演愈烈。人流密集的学校周边、地铁口★★、天桥上★★★、社区旁★、公园门口,以及购物中心周围,都能看到各种餐饮小摊的身影★。
摆摊创业看似门槛低,但并非易事。社交平台上★★★,关于餐饮摆摊 日入几千 月入过万 逆天改命 的帖子层出不穷,但现实真的如此吗?
网红餐厅存活时间越来越短,餐饮摆摊也不例外。选择网红单品摆摊的,大都难逃短命的命运。
由于缺乏经验★★,Variety 最初在扬帆夜市内街租了两个摊位★★★,虽然租金相对主街便宜不少,但客流量也少,导致她连续三个月都在亏本经营★★。
虽然喵哥餐饮行业经验丰富,也因选品失误踩过坑。他的一款 黯然销魂鸡腿 ★,因为工序多解冻★★★、清洗★★、剪★、腌★★★、串★,虽然每天卖一千来块钱,至少要花三四小时准备,后来忙不过来★★,还专门聘人串鸡腿,增加了成本★★★。
地摊经济依旧火爆,日入数千、月入 x 万的摆摊博主仍在不断涌现,加入摆摊大军的人或许会越来越多★★。
而这一波摆摊大军里,出现越来越多年轻的面孔。95 后 Variety 便是其中一员★★。
在杭州富阳阳陂湖夜市门口摆摊的小辰,每天能卖出 50 多袋酸梅汤★★★。今年 8 月经常下雨,晚上要么出不了摊,要么刚出摊就下雨。
摆摊干小餐饮不仅很难做到月入过万★★★,还处处充满陷阱,稍不留神就可能跌入其中。
有一次,因为天气原因★★★,最终只卖出了 5 袋酸梅汤和几袋茶包,收入不到 50 元★★★。
哪里人流量大,就去哪里摆,这是大多摆 野摊 摊主的选址策略★★★。然而优质位置有限,没有固定摊位的摊主往往需要提前占位。此外,频繁更换地点难以培养稳定的回头客,即便顾客对产品满意,复购率也难以提升。
其中椰椰泡鲁达,配方是网上找的★,摆摊卖了十来天★★★,每天只能卖出几杯★, 现在还有原材料堆在仓库里。
Variety 摆摊不到半年,前三个月倒贴了 4000 多元。她和老公、弟弟共同经营两个摊位★。第一个摊位 3-6 月挣了 22078 元★★★;第二个摊位 5-6 月挣了 12168 元★★★。两个摊位总营收为 34246 元。
李建有一些稳定客源,米饼成本也低★★,加上老摊主有一定免租优惠,尚能维持生计。然而,对于新入驻的摊主而言,如果每天仅几百块的收入,生存压力可想而知。
喵哥当时特意到广州学习制作蚝蛋烧,但回到长沙摆摊,并没有直接照搬★★,而是进行了一些升级★★★。比如调整蛋液比例,使口感更嫩滑;根据长沙人的口味对蒜蓉辣酱进行改良。再加上坚持不用冷冻海鲜★★★,每天采购新鲜食材,如虾、生蚝等,他的蚝蛋烧虽然价格更贵,但品质和口感更胜一筹。
但对于创业小白而言,网络上的 造富故事 大多数只是博眼球★、赚流量的作秀罢了,想要真的通过摆摊挣到大钱并不容易,不可头脑发热盲目跟风。
因为炭烤屡遭投诉叠加成本因素,喵哥最终不得不放弃 黯然销魂鸡腿 。2 个月,喵哥亏了 5 万。
截至 10 月 22 日,小红书上,关于 小成本摆摊卖什么好吃的 小吃摊创业小项目 相关笔记超过 100 万篇。抖音上,关于 # 餐饮摆摊 的相关视频播放量也有 398.3 万次★★★。
今年 8 月,小姚在阳朔西街摆了 19 天摊,总收入 42245★.3 元★★。除去给摊位费、兼职工资、食材成本和房租★,她净赚 15000 元左右,确实实现了月入过万。
品类定生死,选品,是最容易出错、踩坑的环节之一。前不久,一组统计数据显示★★★,2023 年倒闭的餐饮门店中,网红餐饮店占比高达 50%,个别网红餐饮店的生命周期甚至不足一个月,从 年抛 沦为 月抛 。
但这 15000 元,是她每天超负荷运转换来的。从下午 2 点出摊到凌晨 2 点游客散去★★,每天摆摊超 12 小时,这还不算出摊前的准备时间★★★。
去年 5 月,小姚曾在广州某营地摆摊卖鲜果冰沙★,因泰式风格的装修和高颜值的饮品,她的小摊很快成了营地的网红摊★★。
意味着,三个月下来,他们三人一分钱工资都没拿到,反而倒贴 4635 元。
表姐卖鲜榨果汁、表弟卖鸡蛋肉汉堡,每天收入三四百元。 利润比较可观★★,时间又自由,说不定还能做个自媒体账号。 小婷畅想自己除了摆摊,还能做做自媒体。
在她看来★,摆摊门槛更低★★,正好老公和弟弟也处于待业状态,几个年轻人一合计就决定去摆摊了。
烤生蚝、山东煎饼、烤淀粉肠★★★、炒粉★★★、凉皮、肉夹馍★★、羊肉串每天不同摊位换着吃,1 个多月不重样。 小咪说道★★★。
2023 年再创业失败,喵哥欠下了 280 万债务。他选择了回到自己最熟悉的餐饮赛道,从摆摊开始★,运气好的话,还能减轻债务压力★★★,甚至东山再起。
目前来看★,涌入餐饮摆摊的人形形,有不想打工的年轻人★★,有失业的职场人,也有失意的连续餐饮创业者,他们的目的也各不相同★★:有人为了生计,有人为了日后开店做准备,也有人是为了寻求转机、东山再起
去年年底裸辞后,Variety 就想开餐饮店,考虑到市场不景气★、自己也缺乏经验,她不敢贸然投入多年积蓄去开店★★★。